发布人:吕玉芹

所在工作坊: 内丘县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语文

时间日期:2019-05-27 至 2019-06-27

122讨论 30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学语文课标解读</p><p> 小学语文课标解读(1)</p><p>课程的基本理念</p><p>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p><p>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p><p>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p><p>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p><p>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p><p>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p><p>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p><p>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p><p>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p><p>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p><p>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p><p>  (五)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p><p>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p><p>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p><p>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p><p>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p><p>  总目标</p><p>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p><p>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p><p>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p><p>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p><p>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p><p>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p><p>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p><p>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p><p>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p><p>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p><p>  阶段目标</p><p>  第一学段(1~2年级)</p><p>  (一)识字与写字</p><p>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p><p>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p><p>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p><p>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p><p>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p><p>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p><p>  (二)阅读</p><p>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p><p>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p><p>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p><p>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p><p>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p><p>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p><p>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p><p>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p><p>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p><p>  (三)写话</p><p>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p><p>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p><p>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p><p>  (四)口语交际</p><p>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p><p>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p><p>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p><p>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p><p>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p><p>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p><p>  (五)综合性学习</p><p>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p><p>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p><p>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p><p>  第二学段(3~4年级)</p><p>  (一)识字与写字</p><p>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p><p>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p><p>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p><p>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p><p>  (二)阅读</p><p>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p><p>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p><p>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p><p>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p><p>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p><p>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p><p>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p><p>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p><p>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p><p>  (三)习作</p><p>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p><p>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p><p>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p><p>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p><p>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p><p>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p><p>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p><p>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p><p>  (四)口语交际</p><p>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p><p>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p><p>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p><p>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p><p>  (五)综合性学习</p><p>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p><p>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p><p>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p><p>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p><p>  第三学段(5~6年级)</p><p>  (一)识字与写字</p><p>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p><p>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p><p>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p><p>  (二)阅读</p><p>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p><p>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p><p>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p><p>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p><p>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p><p>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p><p>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p><p>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p><p>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p><p>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p><p>  (三)习作</p><p>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p><p>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p><p>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p><p>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p><p>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p><p>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p><p>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p><p>  (四)口语实际</p><p>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p><p>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p><p>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p><p>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p><p>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p><p>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p><p>  (五)综合性学习</p><p>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p><p>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p><p>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p><p>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p><p>  小学语文课标解读(2)</p><p>  第一节 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p><p>  一、什么是语文</p><p>  “语”,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文”,就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p><p>  我们说,“语文”应该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字以及有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p><p>  二 、 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p><p>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p><p>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p>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它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但他又不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物化的工具,而是与人类生存、思维、表达一体的(即语文这个工具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情感等)。它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p><p>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指语文它不仅负载文化、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p><p>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是一体两面,而不是两点相加,是语文学科“形式”与“实质”两个侧面。</p><p>  性质决定地位。语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p><p>  【案例】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p><p>  一年级新生对语文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因此,在教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灌输团结友爱的人文精神。</p><p>  识记过程中培养爱心。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当学u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一位教师问学生用什麽好办法来记住时,一个学生响亮的回答:“j、q、x小淘气,见到u眼就挖去。”说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挖掉双眼”,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从孩子嘴中很随意说出尤其让人心颤。于是这位老师也说了几句顺口溜:“小u有礼貌,见到j、q、x摘掉小帽帽”。让同学门自己评价。一时间小手如雨后春笋高高举起。</p><p>  “小鱼多可爱呀,挖掉双眼不久就会死了”</p><p>  “我养了两条金鱼,我可爱它们了。”</p><p>  “是啊,是啊,我还给它们喂食”</p><p>  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发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听别人说的。”这位老师笑着说:“相信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爱小动物,都爱和它们交朋友的。”同学们使劲点点头。</p><p>  指导书写中渗透谦让精神。学生刚学写字,在四线格子中的字母往往是“顶天立地”。通过示范比较,强调说:“同学们,字为什么不能占满格?因为写字就如做人,在上要懂得尊敬老人,在下要懂得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左右为什麽要有空?”老师伸出双臂,大摇大摆走向教室门,问:“老师这样走好不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答道“不好!”“别人就不好出门了”!“对了。和朋友们在一起,要为别人多想一想。”于是那些横跨书桌的小胳膊悄悄地收回了。</p><p>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希望我们教师努力,能在孩子稚嫩的心田撒播友爱、团结的种子。</p><p>  寓教于乐 学好拼音。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拼音是单调枯燥乏味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又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刻板单一地进行灌输,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把汉语拼音教学与童话、游戏结合起来,学生便全会学得有趣、主动。</p><p>  (一)在童话的王国里学拼音</p><p>  儿童都喜爱童话,因此,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极易被儿童接受。</p><p>  1、使用童话语言。</p><p>  2、编童话故事,利用编童话故事进行拼音教学,能让学生把知识记得更牢。</p><p>  (二)、在游戏世界里学拼音</p><p>  游戏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符合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当上到后半节课时,学生往往感到疲劳,若巩固练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便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p><p>  1.找朋友游戏。</p><p>  2.分水果游戏。</p><p>  3.拍手游戏。</p><p>  第二节 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p><p>  一、什么是理念</p><p>  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为一个时髦的语词,被人们广泛应用。那么,究竟何为理念?它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具有理性色彩的、自觉化程度较高的观念。它必须是科学的、先进的、能指导我们实践的一种思想认识。</p><p>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观念和思想;其次,它还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精神。</p><p>  二、《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四个基本理念</p><p>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p><p>  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p><p>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p><p>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p><p>  这个定义就比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观念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它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它实际上是实施语文教育的“总纲领”。由此可见,我们平常所说的“升华教育理念”,就不单单包括更新教学的观念,还应包括我们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包括我们对于教育的基本信念。就如老师们竞岗面试时要有意选择自认为比较大方、得体的衣服来穿是一样的,背后有什么理念在支持呢?为了给评委一个好印象,穿出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亮出自己、、、、、、因为理念指导行为。</p><p>  三、四大理念之间的关系:</p><p>  在这四个基本理念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是其他三条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育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育目的的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育目的的保障。</p><p>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p><p>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标准》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可见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p><p>  “课程目标”这部分,实际上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p><p>  “总目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p><p>  “阶段目标”是各个学段应该达到的要求。</p><p>  “实施建议”从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目的在于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p><p>  1、什么是语文素养?</p><p>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p><p>  《标准》“总目标”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十项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p><p>  2、怎样理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p><p>  ①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p><p>  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p><p>  3、为什么《标准》要突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p><p>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p><p>  一种倾向是抹煞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p><p>  另一种倾向的基本特点是,过份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无休止的做题、操练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p>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p><p>  主要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重视母语教育、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p><p>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p><p>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p><p>  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缺少人文关注,韩军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有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第一种表现——禁绝个性语言、多元解读。</p><p>  莫泊桑的《项链》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意义是什么?很多教师认为是小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虚荣心本是人类的共性,不为哪一个阶级所独有。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已经超越了她所在的阶级,为什么偏要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呢?如是,则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p><p>  我们的语文课文,说教味太浓,很多课文都充满了说教味。学《小公鸡和小鸭子》就要教人们互帮互助的,《小猴子下山》教育孩子不要见异思迁,《小猫钓鱼》则教导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美丽的公鸡》告诫孩子们美不美不在外表的,《狐狸和乌鸦》教导孩子们不要轻听别人奉承,等等。</p><p>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小学生说,他听老师读《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时候,眼泪禁不住直往外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让他留下了同情的泪,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白天鹅让他留下了激动的泪。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的力量。它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了悲悯与关怀,懂得了爱,懂得了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这是孩子们从形象中、从故事中感悟到的,丑小鸭并没有指指点点说什么。丑小鸭与前面提到的公鸡、乌鸦、孔雀相比,它身上更多的是一种人情味。孩子们从它身上获得的是真善美的启迪。这便是情的感染力。</p><p>  第二种表现——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p><p>  中央党校李书磊博士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上英语课,外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当流畅,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我们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p><p>  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写的。她用手指点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遗憾当然有,但一写成文章我们却只会这么写。我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为什么远行》)李书磊痛愤地说:“现在我是一个‘吃写作饭’的人,而我写作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痛苦,就是总得费力地排除来自学生作文时代的陈词滥调。倒不是说那些词调没有意义,但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它们因变成了公共语言而毫无意思……人就是这么给弄呆的。我至今也没有怨恨过我的语文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但我却无法原谅这种写作培养方式……”</p><p>  第三种表现——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p><p>  案例:我曾听过一堂课,一位教师讲《背影》。讲得生动,读得也感人。学生在教师极富情感的循循善诱之下,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围之中。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泪来。我也被打动了。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考虑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课堂陷入了一片沉思。我也被教师的提问吸引住了。学生思考后开始回答。有的说,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父子情,就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这是学生当然的答案,因为刚学了《背影》。教师说不是。有学生又答,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师又否定。学生开始猜,有的说兄弟情,有的说姐妹情,也有的说爱情。教师说统统都不是。我也思考了半天,不知其然。我想教师一定有精妙、深刻、生动的答案。</p><p>  最后教师以深沉的语调郑重其事地说:“同学们,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既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母子情,更不是兄弟情、姐妹情、爱情。而是阶级情、民族情。本文作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父子情,就带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40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情、阶级情。我们要善于把渺小的感情升华为阶级情、民族情!”教师一脸的肃然,学生却一脸的茫然、木然。课后我思考这位教师说的是由衷的话吗?她真的认为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阶级情、民族情吗?或者她真的认为父子、母子等人伦感情,跟所谓的阶级情、民族情是对立的吗?或许很多老师有一个误区,认为:“何必那么当真,语文课上有几多真心话!但必须那样讲,否则就过不了关,课就被认为不深刻、没有高度。另外还怕,学生考试遇到此类问题难以应对,怕学生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p><p>  这,绝非个别现象。写作中,学生稍有率性的言语,稍有个性的表达,就可能被一些教师轻率地判为“不积极”、“不健康”、“无意义”、“不深刻”、“偏激”。当然,“积极”、“进步”、“健康”、“深刻”、“有意义”等诸多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应是每个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的人生价值规范,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精神追求,是一种理想的至高目标。但我们的教师切不可用“伪圣化”的眼光去使用这些范畴,不能笼统和轻易地滥用这些概念,不要动辄指斥孩子们不积极、不进步、无意义等。</p><p>  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就是说: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景,接受感染和熏陶。</p><p>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元是什么?独特体验是什么?我想,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画,用线条、色彩、浓度、构图、层次来传递自己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可以唱,旋律的柔情与奔放,曲调的优伤与欢乐,节奏的强弱与快慢,以及演唱形式的选择;可以列图表,条形的,扇形的,线形的等;可以表演,口语表达加上肢体语言的运用会更生动地演绎文本,道具的使用更会让表演锦上添花;可以列数据,数据始终是最有说服力的符号。当然,还可以用有感情的朗读来展示,用语言来说明语言,用语言来解析语言;还可以是只言片语的写作,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感悟,写自己的理解……</p><p>  【案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锦上添花增姿色</p><p>  师:让我们来看看XXX同学的画,请她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自己画的内容。</p><p>  生:我的画说明了“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枝花不能代表春天,这是好多好多的花,说明百花齐放才是美丽的春天。</p><p>  师:她画得好吗?仔细观察她的画,看谁有新的建议,仔细看,认真想。</p><p>  生:涂上颜色就更漂亮了。</p><p>  生:春满园应该画上园子。</p><p>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她画的花的样子,想想你见到的春天的花的品种,看谁还有新的发现。</p><p>  生:XXX同学画的花都是一个样子,应该画出各种各样的花,春天的花有很多种。</p><p>  生:可以画上迎春花、桃花、苹果花、梨花……</p><p>  师:对,百花齐放的“百”,不仅指数量多,也指品种多。当然,这“春满园”的“园”,不仅仅是指园子,也代表者整个春天的美景呢!下去你再修改一下你的画,相信你修改后的“春天”会更迷人!</p><p>  在上面的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体验是个性化的。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并“获得思想启迪”,学生不仅走进了繁华似锦的春天,还感受着摇曳多姿的花的舞蹈,如闻沁人心脾的花香,如见蜂飞蝶舞的盛景!因此,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了学生无限的写意空间,教师或赞叹,或补充,或深化,或拓展,课堂变成了彩色的写意画。这画,尽显学生的个性,丰富而多姿!</p><p>  【案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用板画诗意的方法,把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了美的教学:</p><p>  师:请你们谈谈诗,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p><p>  生:要画篱笆。</p><p>  师: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p><p>  生: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p><p>  生:还要画小路。</p><p>  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p><p>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p><p>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还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荫”。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p><p>  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象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p><p>  这一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正因为“体验”侧重于对情感的体会和验证,因而语文教学比之其他学科更需要体验的参与。体验的这种个性特征,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使人不仅成为技术主体和科学主体,而且成为精神主体的审美主体。</p><p>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p><p>  语文教育是有理论的支撑的,也一定会涉及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一些知识。然而,掌握某个理论系统、系统地识记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p><p>  【案例】山东省胶南市珠海路小学成立少年研究院。珠海路小学为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成立了少年研究院。少年研究院分为文学部、科学部等若干部门,由学生根据兴趣自我选择参加的部门,然后共同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文学部,孩子们办起了自己的报纸、杂志,甚至成立了各种名目的“出版社”。同学们分工合作,担任记者的积极到校内外采访、撰写稿件,担任编辑的加工修改,同学们的来稿,主编们则负责整体的策划。在这一过程:孩子们主动学习写作的意识大大加强,对各种体裁文章的驾驭能力、修改编辑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尤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实际的编采过程中,对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体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现在,一大批“名记者”“名编辑”在珠海路小学成长起来,他们的语文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许多孩子在正式的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习作。</p><p>  还有,“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因为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才有生命力。比如一篇文章。它含有全部的中文语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必须突出重点深入研读,抓住重点词句充分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辨证地处理整体把握和重点突出之间的矛盾呢?我们先来看一个词语教学的案例:</p><p>  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五年级《再见了,亲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词时,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p><p>  师:谁能说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p><p>  生:“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寒冷的时候送去温暖。</p><p>  生:“雪中送炭”是指在他人最困难的时候送去援助。</p><p>  师:你们不仅说出了这个成语的本义,还理解了它的喻义。让我们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志愿军战士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朝鲜妈妈送去的又是什么呢?</p><p>  (学生边读边想,纷纷举手发言)</p><p>  生: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供给困难,战士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就在这最田难的时候,朝鲜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绐战士们吃。</p><p>  师:朝鲜妈妈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p><p>  生:妈妈不仅送去了打糕,还送去了慈母般的温暖。</p><p>  生:朝鲜妈妈还送去了鼓励,送去了力量,送去了打胜仗的希望。</p><p>  生:朝鲜妈妈送去的还有“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p><p>  师:这就是咱们的朝鲜妈妈,这就是“雪中送炭”!同学们,怎么才能把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读出来呢?</p><p>  评:在这位教师的眼里,“雪中送炭”不是一个孤立的词,而是课文整体的一个缩影,它折射着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联系整体来朗读和思考,切切实实让学生体验到了志愿军战士跟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意。这便是“由小窥大”的教学视野。让学生带着体悟了的文章情感再读“雪中送炭”的语句。则充分表现出“以大观小”的教学效果。有机地把词语训练和阅读联系起来,和渗透其中的情感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语感。</p><p>  【案例2】:一堂美国的自然课。曾有一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老师讲的是蚯蚓。老师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乱作一团,不时还有孩子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说蚯蚓身上一环一环的,有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与鼓励。一个孩子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再一个孩子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进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老师异常激动地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科学实验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老师和每一个同学学习。全班为他鼓掌。课后,考察团与这位老师座谈,问这位老师,学生捉蚯蚓的过程持续了15分钟,你为什么一言不发?为什么不尽快让孩子安静下来呢?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只回答了一句话:假如这些孩子连一条蚯蚓都捉不住,那我今天的课还有什么价值呢?</p><p>  所以说,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如一位老师这样说:“今年暑假,我儿子学会了两项技能——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我教的。方法很简单,一个字——骑,游。当然,我这样做也是有根有据的。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不倒靠的是惯性,速度产生惯性,初学者只有骑得快才行。能骑了,感受到乐趣,越骑越有劲,不要学了好几天,还没能够上车骑,气就泄了一大半。“学者吕叔湘先生讲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p><p>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要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必须形成长时工作记忆,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p><p>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p><p>  一个意思,只要大家都听得懂,都这么说,就得承认它是正确的。而且,事实上,有不少语言现象,我们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比如,白种人可以简称为白人,黑种人可以简称为黑人,黄种人却不简称为黄人。上山、上楼,这都好理解,上北京、上省城,也可以解释,可即使厕所在楼下,为什么也非要说“上厕所”而不说“下厕所”呢?再见不说再见,而说慢走;见面不问你好,而问你吃了吗。类似这些语言现象,研究语言的人当然能够也应该从理论上做出一些解释,但学习语言的人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从理论上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p><p>  语文实践,说得明确一点,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p><p>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语文学习生活化或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p><p>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而不是外语。</p><p>  儿童进学校学习母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之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学习母语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入手,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反复操练,通过大量带有一定机制性质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各规则的记忆,从而再形成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感。</p><p>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p><p>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写字;再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p><p>  总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做到三重:</p><p>  重熏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怡人性情,提升人格。</p><p>  重实践——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p><p>  重积累——重视积累这是提升自我的需要,学习语文离不开积累。</p><p>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  我们先来关注几个关键词:</p><p>  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学习者学习并在学习时表现出的对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偏爱,是学习者喜欢或经常使用的、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或经验的获取方式。</p><p>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p><p>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p><p>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和学习内容。</p><p>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是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习。</p><p>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p><p>  1、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p><p>  2、 交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p><p>  3、充分实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p><p>  (不展开来说。)</p><p>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p><p>  开展合作学习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基础,不能走过场,不能在尚未充分自主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也不等于小组学习。</p><p>  要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p><p>  一是看学习内容是否有价值;</p><p>  二看是否人人投入,互相帮助;</p><p>  三看是否有思维碰撞或情感交流。</p><p>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它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p><p>  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创新性、开放性等特点。</p><p>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p><p>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要注意几点:</p><p>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p><p>  2、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p><p>  3、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也是有顺序可循的,自主是基础,是前提,是重点。合作是在自愿的基础上,探究是在合作中探究。</p><p>  4、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p><p>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p><p>  【解读】“开放”与“封闭”是相对应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p><p>  而开放的课文课程则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据,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开放而有活力的。</p><p>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既体现在学习内容和途径上,也体现在学习目标、方式和方法上。</p><p>  要注意:</p><p>  1、课程不等同于教材。</p><p>  课程开发不是专家的权利。课程是生成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p><p>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p><p>  2、正确看待教材</p><p>  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p><p>  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p><p>  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p><p>  3、倡导新的课程观</p><p>  (1)生成的课程观</p><p>  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p><p>  (2)整合的课程观</p><p>  课程是整合的,不是单一分化的内容体系</p><p>  (3)实践的课程观</p><p>  课程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活动体系。</p><p>  第三节 科学整合课程目标的三维五块</p><p>  一、什么是课程目标</p><p>  课程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处于主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p><p>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p><p>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板块)(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它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p><p>  三、如何理解“三个维度”, 其关系如何?</p><p>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p><p>  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但要从用知识的角度来学习知识,同时,不能因为繁琐的知识教学侵占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的转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要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可能发展。</p><p>  (二)过程和方法的问题</p><p>  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指:识字写字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收集信息的一般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等等。</p><p>  教学中要注意3点:</p><p>  1、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有时间思考,有机会表达,有机会展示。</p><p>  2、 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和学习中加强语文实践,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开展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活动。</p><p>  3、 课内的“扩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并突出“语文”的特点。</p><p>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p><p>  1、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有直接的关系。</p><p>  2、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p><p>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p><p>  “三维度”不是“三目标”,“三维”是有机融合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知识和能力”是奠基性的,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过程和方法:是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实现知识能力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的内在动力。三者互为基础,互为目标,互为手段和途径。</p><p>  四、“三个维度”与“总目标”和“阶段目标”</p><p>  (一) 总目标的内容排列</p><p>  在十条总目标中,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其中,第一、二条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四、五条侧重“过程和方法;后5条侧重于“知识和能力”,并且大致按照识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来表述。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微观层面。但两个层面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p><p>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p><p>  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而提出的,所以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具体说来,其中突出了这样一些思想:</p><p>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目标关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不是外加的灌输,所以特别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和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考虑,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在学习方式方面,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是为了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在能力培养方面,如第2条关于阅读能力,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中所说的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如果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p><p>  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考虑信息社会特点,加上“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条;着眼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的要求,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为了强化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这些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的要求,特加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一条,突破原来只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局限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p><p>  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总目标的第5条对此作了总的表述:“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同时,让这一精神贯穿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诸方面能力的要求中,而大大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如关于识字写字和汉语拼音学习,强调能识、能写、能说,不提知识要求;关于阅读,强调丰富积累,形成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关于写作,也注重实际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不提写作知识的要求;关于口语交际,强调在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背景下,通过各种交际活动来培养。即使涉及必要的语文知识,也尽可能将它转化为能力要求来表述,注重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p><p>  (三 ) 总目标的基本任务</p><p>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p><p>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p><p>  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p><p>  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素养</p><p>  (四) 关于阶段目标</p><p>  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每一学段五个方面的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p><p>  阶段目标有以下特点:</p><p>  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p><p>  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p><p>  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p><p>  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p><p>  五、深入把握五个板块的基本要求</p><p>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少年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把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协会、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来设置。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有些目标的梯度不太明显,大体有序即可。</p><p>  如:朗读的目标是这样安排的:</p><p>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第四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p><p>  默读的目标是这样安排的:</p><p>  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p><p>  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p><p>  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p><p>  第四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p><p><br/></p>

主题步骤